Arch-Linux

了解 Arch 包儲存庫鏡像的結構

  • June 1, 2014

我正在嘗試更好地弄清楚 Arch Linux 軟體包儲存庫鏡像的結構。有幾個非常容易理解的文件夾,例如 community、core、extra、multilib、iso、kde-unstable、gnome-unstable 等。

但是還有一些其他的稍微有點混亂,例如池、項目等。

例如,這是鏡像的結構http://mirror.gnomus.de/

../
community/
community-staging/
community-testing/
core/
extra/
gnome-unstable/
iso/
kde-unstable/
multilib/
multilib-staging/
multilib-testing/
pool/
project/
staging/
testing/
lastsync 
lastupdate

是否有我在這裡缺少的 linux 鏡像傳統,或者這種結構是 Arch 獨有的?另外,不太明顯的文件夾是什麼意思?據我所知,似乎池文件夾包含所有包,而其餘的則對它們進行分類,但我不確定這是否正確。

我從未維護過 Arch Linux 鏡像,所以以下只是我對它們如何工作的理解。

鏡像結構(必填項):

  • pool/ - 這是所有軟體包實際所在的位置,所有其他儲存庫都包含指向它們的符號連結。因此維護人員可以在儲存庫之間移動包,並且只刪除一個符號連結並添加另一個符號連結。
  • core/、extra/、community/、multilib/ ——穩定的儲存庫。
  • testing/、community-testing/、multilib-testing/ ——測試儲存庫。
  • staging/、community-staging/、multilib-staging/ – 臨時儲存庫,僅供開發人員使用。當他們推動大重建(如 python 2-> 3 轉換或其他東西)時,他們在這裡重建它,然後推動測試(因此他們不會將破壞傳播到測試)。
  • iso/ – ISO 映像。
  • lastsync, lastupdate – 鏡像同步時間戳。

它們還可能包含其他元素,例如:

  • 項目/ – ftpsync 日誌。可以在第 2 層和第 3 層鏡子上找到。
  • source/ – 打包壓縮包。
  • other/ – 一些與 Arch 相關的東西。項目源、更新檔、archlinux-keyring 等。

引用自:https://unix.stackexchange.com/questions/1326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