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 32 位核心上執行 64 位使用者態軟體需要什麼?
在 Linux 和 Windows 上,我已經習慣了需要 64 位核心才能擁有一個具有多架構/WoW 的系統的情況,我可以在其中並行執行 32 位和 64 位軟體。
然後,幾年前,當有人向我展示 MacOS 10.6 Snow Leopard 可以使用 32 位模式的核心執行 64 位應用程序時,這讓我大吃一驚。這現在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遺忘了,因為它是一次性的技術轉型。據我所知,由於硬體在移動領域處於領先地位,因此在 iOS 和 Android 向 64 位遷移過程中從來不需要這樣做。
我的問題:在 32 位 Linux 核心(i386 或 armhf)中獲得相同的功能需要什麼?
我知道這可能不是微不足道的。如果是這樣,Microsoft 可以將該功能放入 Windows XP 32 位。但一般要求是什麼?是否曾經提出過更新檔或概念驗證?
在嵌入式世界中,我認為這將特別有用,因為 64 位支持在設備驅動程序中可能會落後很長時間。
執行 64 位應用程序需要核心的一些支持:核心至少需要根據需要設置頁表、中斷表等,以支持在 CPU 上執行 64 位程式碼,並且需要保存完整的 64 位在應用程序之間切換(以及從應用程序到核心並返回)時的上下文。因此,純 32 位核心無法支持 64 位使用者空間。
然而,核心可以在核心空間執行 32 位程式碼,同時在使用者空間支持 64 位程式碼。這涉及到與使用 64 位核心執行 32 位應用程序所需的支持類似的處理:基本上,核心必須支持應用程序期望的 64 位介面。例如,它必須為 64 位程式碼呼叫核心提供某種機制,並保留參數的含義(雙向)。
那麼問題來了,是否值得。在 Mac 和其他一些系統上,可以做一個案例,因為支持 32 位核心程式碼意味著驅動程序不必同時進行切換。在 Linux 上,開發模型不同:當進行大的更改時,核心中的任何內容都會根據需要進行遷移,而核心開發人員並不真正支持核心之外的任何內容。使用 64 位核心支持 32 位使用者空間肯定是有用的並且值得付出努力(至少,在添加 x86-64 支持時),我不確定是否有必要在 32 上支持 64 位-少量…